跳至正文

Go语言面向对象OOP思想

Go语言不是面向对象的语言,只是可以采用面向对象的思维通过一些方法来模拟面向对象。面向对象思维核心就三个点:封装、继承、多态

继承
继承需要符合的关系是is-a,父类更通用,子类更具体

子类会具有父类的一般特性,也会具有自身的特性

继承就是子类继承父类的特征和行为,使得子类具有父类的属性和方法。

Go语言的继承:结构体嵌套

package main

import "fmt"

// 定义一个父类
type Person struct {
   name string
   age  int
}

// 定义一个子类,Student拥有了父类所有的属性,还有自己的特性
type Student struct {
   Person // 匿名字段,实现了继承。
   school string
}

func main() {
   // 1、 创建父类对象
   p1 := Person{name: "Autumn", age: 18}
   fmt.Println(p1)
   fmt.Println(p1.name, p1.age)

   // 2、创建子类
   s1 := Student{Person: Person{name: "小明", age: 3}, school: "清华"}
   fmt.Println(s1)
   fmt.Println(s1.Person.name, s1.Person.age, s1.school)

   // 3、创建子类
   var s2 Student
   s2.Person.name = "张三"
   s2.Person.age = 3
   s2.school = "北大"
   fmt.Println(s2)

   // 概念:提升字段, 只有匿名字段才可以做到
   // Person 在Student中是一个匿名字段, Person中的属性 name age 就是提升字段
   // 所有的提升字段就可以直接使用了,不同在通过匿名字段来点了

   var s3 Student
   s3.name = "李四"
   s3.age = 4
   s3.school = "清华"
   fmt.Println(s3)
   fmt.Println(s3.name, s3.age)

}

继承就是子类继承父类的特征和行为,使得子类具有父类的属性和方法,使得子类具有父类相同的行为。子类会具有父类的一般特性也会具有自身的特性。

匿名字段  +  提升字段:Go语言中的匿名字段。

方法

Go语言中同时拥有函数和方法。一定要和其他只有方法的语言区分开

方法:需要指定调用者,约定这个方法属于谁的.   对象.方法()

函数:不需要指定调用者,定义了函数就可以直接函数名()调用

  • 方法可以重名,只需要调用者不同
  • 如果调用者相同则不可重名
  • func (方法调用者)(方法名)(){}

package main

import "fmt"

// 方法:可以理解为函数多了一个调用者
// 方法可以重名,不同的对象,调用的结果是不一样的
type Dog struct {
   name string
   age  int
}

// 方法定义,   func 方法调用者  方法名()
// 1、方法可以重名,只需要调用者不同
// 2、如果调用者相同,则不能重名
func (dog Dog) eat() {
   fmt.Println("Dog eating...")
}

func (dog Dog) sleep() {
   fmt.Println("Dog sleep...")
}

type Cat struct {
   name string
   age  int
}

func (cat Cat) eat() {
   fmt.Println("Cat eating...")
}
func (cat Cat) sleep() {
   fmt.Println("Cat sleep...")
}

func main() {

   // 创建一个对象
   dog := Dog{
      name: "旺财",
      age:  2,
   }
   fmt.Println(dog)
   // 方法的调用,通过对应的结构体对象来调用
   dog.eat()

   cat := Cat{name: "喵喵", age: 1}
   cat.eat()
}

方法:

  • 某个类的行为功能,需要指定调用者
  • 一段独立的代码功能,必须要使用调用者来调用
  • 多个类的方法可以重名,单个类不行
  • 方法是某个类的动作

函数:

  • 一段独立的代码功能,可以直接调用
  • 命名完全不能冲突
  • 函数是一个特殊的类型

方法的重写

  • 子类可以重写父类的方法
  • 子类还可以新增自己的方法
  • 子类可以访问父类中的属性和方法
package main

import (
   "fmt"
)

// 方法重写,建立在父类和子类结构上的
type Animal struct {
   name string
   age  int
}

func (animal Animal) eat() {
   fmt.Println(animal.name, " 正在eating...")
}
func (animal Animal) sleep() {
   fmt.Println(animal.name, " 正在sleeping....")
}

// 子类
type Dog struct {
   Animal
}

// 子类自己的方法
func (dog Dog) wang() {
   fmt.Println("wangwangwanwg~~~")
}  
type Cat struct {
   Animal
   color string // 子类可以定义自己的属性
}

// 子类重写父类的方法 , 子类的方法名和父类同名,即可重写父类的方法
func (cat Cat) eat() {
   fmt.Println(cat.name, " 正在吃cat....")
}


func main() {
   // 定义一个子类,使用父类方法
   dog := Dog{Animal{name: "旺财", age: 3}}
   dog.eat()  // 调用父类的方法
   dog.wang() // 调用自己扩展的方法
   cat := Cat{Animal{name: "煤球", age: 3}, "黑色"}
   cat.eat() // 如果重写了父类的方法就是调用子类自己的方法

   fmt.Println(cat.color) // 调用子类自己的属性

   // 子类可以操作父类的方法,父类可以操作子类的吗?不可以
   // 父类不能调用子类自己的扩展的方法
   a := Animal{name: "大黄", age: 3}
   a.eat()
   a.sleep()

}

接口

  • 接口就是把一些共性的方法集合在一起定义
  • 如果有实现类将接口定的方法全部实现了,那么就代表实现了这个接口
  • 接口是方法的定义集合,不需要实现具体的方法内容

package main

import (
   "fmt"
)
// 接口的定义 interface 来定义,方法太多了,要归类,方法的集合
type USB interface { // 接口,方法的集合
   input()  // 输入方法
   output() // 输出方法
}

// 结构体实现了接口的全部方法就代表实现了这个接口,否则不算实现这个接口
func (mouse Mouse) output() {
   fmt.Println(mouse.name, "鼠标输出")
}
func (mouse Mouse) input() {
   fmt.Println(mouse.name, "鼠标输入")
}

// 接口嗲用测试
func test(u USB) {
   u.input()
   u.output()
}

func main() {
   // 通过传入接口实现类来进行调用
   m1 := Mouse{name: "罗技"}
   // test 参数 USB 类型,如果一个结构体实现了这个接口所有的方法,那这个结构体就是这个接口类型的
   test(m1)

   k1 := KeyBoard{name: "雷蛇"}
   test(k1)

   // 定义高级类型  k1就升级了  KeyBoard --> USB  向上转型
   var usb USB
   usb = k1
   fmt.Println(usb)
   // 接口是无法使用实现类的属性的
   //fmt.Println(usb.name)

}

空接口

  • 不包含任何方法
  • 所有的结构体都默认实现了空接口
  • 空接口可以存储任何的类型

多态:Go语言中是模拟多态

一个事物有多种形态


package main

import "fmt"

// 定义接口
type Animal interface {
   eat()
   sleep()
}

type Dog struct {
   name string
}

func (dog Dog) eat() {
   fmt.Println(dog.name, "--eat")
}
func (dog Dog) sleep() {
   fmt.Println(dog.name, "--sleep")
}

// 多态
func main() {

   // Dog 两重身份:1、Dog   2、Animal ,多态
   dog1 := Dog{name: "旺财"}
   dog1.eat()
   dog1.sleep()

   // Dog 也可以是 Animal
   test2(dog1)

   // 定义一个类型可以为接口类型的变量
   // 实际上所有实现类都可以赋值给这个对象
   var animal Animal // 模糊的 -- 具体化,将具体的实现类赋值给他,才有意义
   animal = dog1
   test2(animal)
}

最后,GO语言和传统的面向对象编程有所区别,并不是纯粹的面向对象语言。比如C++  Java 的面向对象都是基于类的,但是Go没有类,Go是基于struct来实现OOP特性的。Go去掉了传统的OOP语言的方法重载、构造函数、析构函数等,但是Go仍然有着面向对象编程的继承、封装和多态的特性,只是实现方式比较不同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